捨抹茶簽DJ為哪樁簡談洋基的選擇與Machado市場走向


娛樂城註冊

要不是今天新聞版面被運動家的「Murray人生」給洗版,不然洋基捨棄Manny Machado去簽D.J. LeMahieu應該是近期最讓人震驚又充滿話題的事。先說,其實我無法在本篇文當中給一個最合理的解釋,任何人都無法,畢竟我們都不是FO決事者。因此以下是整理出目前各方的猜測與評論,整理並同時分析洋基之所以選擇簽下D.J. LeMahieu的原因,同時未來洋基與Machado之間可能的走向。而這篇分析並不複雜也不算深入,主要針對三個問題: 1.為什麼簽的是LeMahieu?為什麼簽的是LeMahieu而不是更便宜、打擊水準更好的Jed Lowrie?不然Brian Dozier或是老同學Neil Walker也可以啊~又為什麼都已經超過稅線了,但最後簽下來的人是LeMahieu而不是Machado? 如果你在看到消息的當下是這種反應,不要擔心,你並不孤獨,基本上大家都是同樣反應,而且這個反應並不僅限於國內的臉書或ptt,國外推特、鄉民甚至各大外國網站也是同樣充滿問號。這幾天我特別定時在ESPN、The Athletic還有幾個洋基部落格刷刷看有沒有哪個外國大大寫手能夠提出些可供參考的言論,但兩天下來的結果是還沒有看到太多特別的。基本上每篇相關文章講的都是差不多的東西,目前依舊還沒看到有一篇能真正給這筆簽約有個合理解釋。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為什麼簽的是LeMahieu而不是一開始提的那三人?或許這還可以解釋。洋基現階段缺的是內野及牛棚各一名可增添保險的人手,但回頭看看現有的陣容,

RG富遊娛樂城

其實內野也已經逐漸趨於飽和了,所以接下來若要補內野,就端看洋基現階段在內野戰力補強上,最需要、最首要考量的是什麼東西。而那個東西不會是火力,洋基現在不論是內外野都是不太缺火力的,洋基內野現在最缺的是手套。 洋基內野守備有多抖相信大家都明白,Andujar就甭提了,Torres雖然報告上認為其防守端的上限還不錯,但上個賽季上來後顯然還是不成氣候,我的觀察是他運動能力良好,但守備的穩定度現階段實在不太行。現在原本洋基內野手套最好的Didi Gregorius至少要到季中才會回來,你能相信目前手套比較能期待的是一個超過一年沒打球、年事漸高的前玻璃明星游擊手嗎?偏偏洋基投手群又是偏滾地球為主,洋基先發投手群上個賽季除了Happ以及突然從滾地球型變成偏飛球型的Paxton之外,其餘像是正常時候的Severino、田中、Sonny Gray、CC Sabathia都是以滾地球為主,就連牛棚也有Britton這種極度滾地的人。因此現階段球隊最需要的就是手套值得信賴的內野手,最好是可以一次站不只一個位置的 洋基主力投手群上季滾地球比率 上季聯盟平均 42.9% 田中將大 47.2% CC Sabathia 44.4% Luis Severino 41.1%* Sonny Gray 50% J.A. Happ 32.4% James Paxton 39.6% Zach Britton 77.8% Jonathan Holder 29.3% Chad Green 31.4% Dellin Betances 43.9% Aroldis Chapman 44% *Severino主要受到去年下半季影響導致飛球率暴增,否則以往也是以滾地球為主 所以手套不好的Walker跟只能站二壘的Dozier就先不考慮了。至於Lowrie,他的風險在於年紀偏高,且手套除了去年突然開竅之外,過往都不算是多優秀的防守者。但其實原先我認為他會是比LeMahieu還要好的選擇,一來他不會太貴,二來他的棒子至少比LeMahieu還要能期待。不過顯然洋基FO認為現下LeMahieu的手套還有年紀優勢勝過Lowrie的一切。 不過這解釋拿到「為什麼不簽Machado」就說不通了。Machado能給的不僅是聯盟一等的手套,更是上乘的火力。然而洋基卻在已經突破豪華稅第一條稅線的情況下選擇LeMahieu而不是Machado,而且價錢還不算便宜。MTR原先預測DJL拿到的是兩年18M,FG寫手預測範圍大概介於2~3年AAV8~12M之間,也就是說這筆算是中間偏貴的。原先洋基的薪資情況是如果之後賣了Sonny Gray本季預估9.1M的薪水,今年「有機會」將薪資壓在稅線以下。現在洋基即使賣掉Gray也壓不回稅線了,換來的還是一名套哥,無怪乎國內外基迷集體崩潰、外國作家集體搞不清狀況。 其實我曾經閃過一種想法,是否洋基是為了之後法官、Sanchez、Severino紛紛準備進入仲裁甚至FA之後能夠留點錢。或許不無可能,但如果真是這樣考量,那其實用一張Front-load附帶三年後逃脫的合約也是可以解決的。目前也未曾聽說洋基考慮過這樣的方式,甚至連正式的報價都沒有。只能說,現金人跟我們想的不一樣,或許FO有跳過Machado的理由,又或者他們有自己的盤算,想知道真正的原因,可能最靠譜的是你現在寄E-Mail去問Cashman看看他會不會回答你。 2.LeMahieu有什麼Upside?簽約過了不久之後,各方消息便指出洋基希望LeMahieu能夠當內野工具人的角色,而就現在來說,他唯一確定可以給洋基帶來的好處也是守備。LeMahieu是一名不論是傳統上或是進階上都一致認同的好防守者,這正是缺內野好手套的洋基所需要的。不過其實他也很少站二壘以外的位置,到底能不能真的當好內野工具人也不知道,但顯然洋基現在是相信他這點。 只不過眾人之所以會崩潰,關鍵當然還是他的棒子。除了2016年靠山拿到打擊王之外,LeMahieu整個生涯基本上就是低於聯盟平均的攻擊水準,去年還更慘,wRC+掉到只有82。我曾想過有沒有一種可能,那就是以LeMahieu這樣極端滾地的打者來說,是否其實沒有靠到那麼多山脈的幫忙,反而wRC+這種會把球場因素放進去的數據還被過度校正了。但是否真是這樣,其實不好證明,尤其LeMahieu下山後的wRC+還比在山上時爛。當然你可以說客場極低的wRC+有可能純粹因為他就是不善於在不是自己主場的地方打球,跟下山這件事未必有關係,且這也有可能受到所謂「Corrs Field Effect」的影響。但這樣的論點並不容易驗證,現階段我還是會姑且當作他是不太會下山打球的打者。或許他有可能因為很愛推所以可以用洋基球場右外野吃到一些全壘打,但更可能的情況是縮小的右外野讓他擊球上更為侷限。 DJL有多愛推,看看這張圖就知道  所以現在可見的未來是一個過去待在落磯、主客場有落差、攻擊水準又不到聯盟平均水平的打者下山來到紐約,嗯…….這聽來還真的不是普通抖。但難道LeMahieu真的沒啥好期待的嗎?這兩天國外網站一直提出來的就是他的擊球初速。過去幾年LeMahieu雖然Max Exit Velocity根本排不上號,Avg. Exit Velocity也沒多高,但Contact%跟Hard Contact%的比率倒還挺不錯的,尤其不知道你有沒有想到,上季他一個wRC+不到90的打者根據Statcast統計,擊出過的Hard Contact數量 (Savant給的定義是初速超過95mph)在聯盟可以排在第17名,以Hard Contact%來說,上季擊超過300顆的打者裡面他也能排在第39名。只不過為什麼過去完全看不出他有這樣能耐,主要原因在於他打球根本用砍的,他的GB%超過五成,而且很愛推打。除非你有像Yelich那樣能夠打一卡車的強球跟LD,不然敲那麼多滾地球當然得不到多少好處。 其實去年LeMahieu已經開始有了些改變,他開始嘗試拉球和提高仰角,全壘打是變多了,可是打擊率跟上壘率也掉了一大波,最後打擊成績還比過去差,

信用版娛樂城

所以目前看來這樣的轉換一點用處也沒有。這兩天有篇文章一直被挖出來探討,就是Jeff Sullivan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他認為以LeMahieu這樣高Contact%加上高Hard Contact%,配上去年開始多拉球多提高仰角,或許之後有機會向上提升。他更是貼出底下這張圖,顯示像他這樣同時具備高Contact%跟高Hard Contact%的人在聯盟裡有多少見。或許洋基真的從這些Statcast相關數據看出了些東西讓他們願意花錢買他,但其實各種初速相關數據也好上面這張圖也好,現階段都並不能代表些什麼,因為他過去打出來的成績就是那樣,而且還有一半時間是在山上打的。 當然還有一種說法是最近在官網上瀏覽到的,有篇文章表示Coors Field不只會讓打者的打擊成績灌水,同時卻也可以讓打者的客場成績變的比過往在其他球場時還要來得差,理由主要有二:1.投手在山上會因為變化球比較不靈敏,因此丟比較多速球,這讓山上打者習慣出手更積極2.打者在山上因為比較常面對到速球,進攻模式多半以速球為主,所以等到下山後當然就吃屎了以上兩點其實也就是落磯打者時常會面對到的Corrs Field Effect。換句話說,回到平地打球的LeMahieu或許可以重新調整他的擊球策略,讓他的打擊成績不會如過去落磯時期的客場成績還要來的糟糕。另外那篇文章甚至還說像LeMahieu去年這樣開始提高飛球比率,

鉅城娛樂城不出金

或許有辦法複製出下一個Daniel Murphy也說不定。 不過說實在,LeMahieu也打滾六年了,你實在很難去期待一個30歲的打者現在還能有什麼突破。要期待他變成Daniel Murphy不是不行,但洋基迷還是做好他最後就是一名打擊低於聯盟平均又剛下山,同時年薪12M的工具人套哥的準備會比較不會失望。 3. 洋基真的在Machado競爭當中出局了?我想差不多十之八九了。在LeMahieu來之前洋基的內野其實就已經接近飽和,純粹是看在Tulo、Andujar、Torres幾人的不確定性上看要不要加幾隻保險而已,如今找來LeMahieu之後,已經把這道門給關上。這也讓我們知道,先前各種所謂「洋基尚未放棄Machado」的相關言論要嘛就是幹話,要嘛就是Machado方放出來的消息,洋基很可能打從一開始就不把他視為必買項目。 其實回過頭來想,洋基這冬天會砸大錢簽Machado或是Harper這些想法怎麼來的?什麼時候開始出現?大概是這兩人開始崛起不久之後,當時正好適逢洋基的重整低潮期,因此更加深外界對於「敢花錢的洋基一定會在之後Harper、Machado進FA之後撒錢簽他們」的想像。但其實去年洋基FO就已經打第一次臉了,交易來Stanton之後,就把Harper這道門關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Machado。 上季洋基不斷的將薪資壓至稅線以下,內野戰力又是球隊進入休賽季中所欠缺的,因此外界很自然的將洋基與認真追抹茶畫上等號。但,等號又是誰畫的?有可能搞了半天洋基上季不斷壓薪資並不是為了今年的Machado或Harper,可能有其他佈局,可能為的並不是今年的FA,畢竟今年並不是近幾年來FA最肥的一年,未來幾年的FA裡同樣不乏一些大名字。甚至球團也不無可能純粹不想要每年都付一堆豪華稅,所以在去年決定壓薪資,

CG老虎機

因為正好那時候是重置稅務的最佳時機(當然這種狀況我是覺得機率不太高啦)。 當然,本來就不會有球隊擺明著說「我去年壓薪資就是為了要簽下某某人」,畢竟誰講了誰等著被噱。不過到頭來想,說到底不論是鄉民或是外國網站的寫手都非洋基FO,有多少東西是根據我們所謂的合理推測做出的腦補,但事實上洋基FO想的跟我們根本不一樣。或許洋基確實追過抹茶,但從來不把他當作必要;或許洋基內部有自己的評估,認為現在不值得他們花大錢去簽一名實力堅強但人品有點爭議的野手,Whatever。總之還是一樣,想知道洋基真正在想什麼,可能你寄信到Cashman信箱去問會比較快 但是齁………. 洋基有沒有可能依舊簽下抹茶,我想還是留個5%機率,目前現有的外電基本上也多半都是持這樣的論調。就拿講話算是數一數二具有公信力與可靠性的Ken Rosenthal來說好了,

線上21點

兩天前他就寫了篇文章講了句這兩天常被傳的名言:「直到抹茶穿著其他隊制服參加球隊加盟記者會,他才會確定洋基真的退出抹茶的競爭行列」那篇文章稍長但他的想法很簡單,基本上就跟大家的想法差不多,那就是洋基從去年開始嘗試避稅,如今在最有機會拼冠軍的時候重置了豪華稅,正巧內野戰力是洋基相對需要的,卻在這個時候跳過了Patrick Corbin去選擇Happ、和Didi續約、又找來了Tulo跟LeMahieu而不去簽Machado,怎麼想都不合常理。或許他們並未真的放棄抹茶,如果現在真的還是把他簽進來,Cashman其實還是有不少條面對內野爆滿之下可以走的路線 畢竟大家都不喜歡被打臉,不把話說死、給自己留點後路總是好的,現在有沒有可能用到這條後路,機率還是有的。想一想,為什麼Machado跟Harper的簽約會拖這麼久?除了後者可能是Boras的一貫策略之外,最大原因還是他們比想像中還有行無市,目前都還等不到滿意的報價。Machado要求的一直都是比照Stanton的13年325M等級合約,然而目前扣掉從來沒真正開過報價的洋基,費城人開出的範圍大約是接近10年上下接近300M,而白襪根據今天出現過的消息是八年250M,但又有一說其實白襪根本沒開超過七年。這種時候就是謠言滿天飛的時候,反正總之就是7~8年、200~250M之間,跟Machado要的有一段差距。有趣的是,這兩隊也同樣都是對Harper有興趣的球隊,其中費城人又更有可能簽下他,據傳費城今日和Harper談了五個小時相談甚歡,國民則是相對落後了。    現在是只要白襪跟費城人其中一隊先簽下Harper,就可能讓Machado市場產生變化,尤其如果費城人先簽下Harper,白襪又沒有持續加碼,那麼洋基就有可能又再度回到Machado可能落腳處的行列。可以確定,Machado從來就不在洋基的必買清單列裡面,但真的不可能買了嗎?有了去年Stanton的案例讓我們知道,Cashman不無可能採取的是非必要但觀望的態度,如果有個可以便宜買的良機出現,他是有可能馬上出手的,就看這道門有沒有可能某天突然打開。而現在比較可能打開那道門的鑰匙就是Harper跟費城人簽約,換言之,Machado方市場未來的走向,Harper很可能就是關鍵因子,當然反過頭來對於Harper方來說也是一樣狀況。 總而言之,基本上不論是國內外都對於洋基簽LeMahieu這件事頗為驚訝,直到現在每篇文講的東西都差不多,反正就是LeMahieu有洋基要的內野手套、過去在山上拿過打擊王、擊球率跟強球率很不錯但過去成績很平庸。然後對於洋基有沒有可能簽抹茶一樣都是留個5~10%機率。反正抹茶人生或哈波人生輕鬆看就好,他們一直不簽約其實這個沒有棒球的冬天也能比較有趣一點,太早開獎反而不一定有意思,不是嗎? 倒是有個地方讓我突然想到,洋基這冬天簽的多半是2~3年約,算一算田中、Paxton、Ellsbury還有其他主力都將在2~4年後成為FA,其中主力又以3~4年後為眾,包括像是Severino、Britton、Sanchez、Judge等人。 洋基幾名主力成為FA年份 球員 時間 Aaron Hicks 2019結束後 田中將大 2020結束後 Jacoby Ellsbury 2020結束後 Aroldis Chapman 2021結束後(今年季後就可能跳脫) Luis Severino 2021結束後 Aaron Judge 2022結束後 Gary Sanchez 2022結束後  洋基有沒有可能是已經在為了主力紛紛進入仲裁甚至FA的這時候進行佈局?又或者是在為這時候附近策劃一齣大戲?不知道,就跟大家覺得洋基會簽抹茶一樣只是猜而已。不過現在隨便猜猜也無妨。 想要每天知道更多MLB相關文章、資訊歡迎找MLB Tommy John粉絲團 參考資料:mlb.com, River Ave Blues, FanGraphs, ESPN, The Athletic, Pinstripe Alley, Spotrac, MLB Trade Rumors, Baseball Savant圖片來源:Zimbio, Goog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