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禁賣酒5/憂青少年鑽漏洞買酒傷害健康政府拒解禁

繼去年臺北市議員邱威傑(網紅呱吉)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議修法開放網路賣酒後,日前,國內知名電商平臺「生活市集」又試圖敲開法規大門,在宣稱透過科技已可辨別消費者是否成年後,逕自在網路開賣酒品。對此,不少主管機關出面指正,強調網路賣酒依舊違法,有官員私下建議,民間業者不妨先和公益團體對話,「在現有法條下,如果我們放鬆,人家會說出事責任在我們身上。」

究竟在現行科技下,網路賣酒可不可行?衛福部官員引用世界衛生組織(WHO)說法,指飲酒並無所謂安全量,即使少量也有致癌風險,且健康風險會隨飲酒量增加而上升,若青少年養成飲酒習慣,將對其造成一生的健康隱患。此外,根據衛福部一份調查顯示,臺灣12歲到17歲的未成年人當中,高達27.7%曾經飲酒,且該族群過去一個月的飲酒率也有8.2%,對此,衛福部官員分析,代表目前法令雖禁止網路賣酒,但青少年依舊可以從其他管道,甚至是實體店面取得酒品,「若開放網路賣酒,將使青少年更容易取得,會嚴重影響青少年健康,也可能導致第一次飲酒年齡逐漸下降。」該官員也強調,

娛樂城首儲

衛福部致力推動國人不飲酒、不勸酒的行為,倘若開放網路賣酒,無法辨別年齡,恐怕難以阻止青少年鑽漏洞購買酒品,「況且,成年人更容易取得酒品也會影響國人健康,所以衛福部的立場是建議不開放。」教育部官員則認為,疫情期間學生使用網路時間日漸增加,若開放網路賣酒,除增加各級學校學生的酒品取得管道,學生也會更頻繁接觸網路銷售訊息,恐怕影響學生對於飲酒的認知與行為,「本部基於教育立場,

輪盤

以及保障學生健康的考量,不支持開放網路賣酒。」即便中央一面倒地反對開放,地方政府態度相對緩和。臺北市政府站在地方父母官立場,考量調酒業者生計,就曾建議財政部研議,是否在疫情期間開放外帶及外送調酒,不過,最終只開放業者在疫情期間有條件外帶,外送部分仍遭反對。針對是否開放網路賣酒一事,

運彩投注

新北市政府建議,若要修法開放,建議財政部在控管購買者身分、訂定年齡辨識及數位身分認證機制時,應確保出事時,酒商可以負起責任,且數位身分認證機制要由具備專業及公信力的機關團體審查,購買者的個資則由業者負起保護責任。至於《菸酒管理法》權責主管機關財政部,有官員私下透露:「因為目前法條清楚寫到自動販賣機、郵購、電子購物這三種銷售管道,所以無論當初立法目的是不是要防止未成年人買酒,我們都必須做出全面禁止的解釋,

DB多寶試玩

否則,很多兒少跟酒癮防治團體都把醜話說在前面了,如果出什麼事,責任要算在我們身上。」「民間不是第一次喊出要修法開放網路賣酒,

運動彩券

但每次都會存在反對聲音,其實最務實的做法,是業者先去跟那些兒少、酒癮防治團體溝通,

SUPER體育

說服他們新科技甚至可以防止未成年人買酒,等到大家有共識,修法才比較容易正式成案。」財政部官員說。※【NOWnews 今日新聞】提醒您 酒後不開車,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網路禁賣酒4/公會:外送讓消費者在家喝酒 可減少酒駕網路禁賣酒1/年輕人創業被法律卡死 政府挨批矯枉過正網路禁賣酒2/用詢價單可免罰 守法業者嘆:不公平競爭

文章源自於NOWnews,